刘延东副总理在2016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6-05-04  来源:体制改革科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将深化医改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都对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亲自出席卫生、医改方面的会议和活动,而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为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致贺信,近期3次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专门听取了福建省三明市医改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了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李克强总理在上届政府亲自抓医改,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医改的决策,最近审议了2016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而且提出明确的要求。我们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的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医改决策部署,总结2015年医改工作,部署2016年医改重点任务,全力打好医改攻坚战,努力取得十三五医改的良好开局。

刚才卫生计生委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李斌同志报告了2015年全国医改的总体情况,福建省、上海市、北京市、青海省、甘肃省、江苏镇江市、安徽天长人民医院负责同志介绍了各自医改的一些经验做法,请同志们相互交流借鉴,创造性的做好医改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坚定信心,充分肯定医改工作取得的新成效

2015年是十二五医改的收官之年,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形式,国务院一共出台了近20个医改文件,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推动医改取得了新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覆盖,试点城市扩大到100个,各地积极探索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以药补医逐步破除,试点医院的收支结构和服务效率日趋向好。二是全民医保质量持续提升。基本医保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提高到380元,今年提高到420元,制度性整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大病保险全面实施,四百多万名大病患者受益,市级的报销比例提高了10至15个百分点,疾病应急救助制度逐步完善,重特大疾病救助全面开展,医保在防大病、兜底线方面明显增强。三是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实施。24个省份出台了分级诊疗文件,各地积极探索具体的实现形式,特别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和推行家庭签约服务,成立医疗联合体,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中央财政投入228亿元支持基层服务体系等建设,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40元,农村提高的经费连续两年全部用于村医。四是药品的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新一轮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全面启动,绝大部分药品取消政府定价,逐步建立了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药价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药品价格谈判和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开始进行试点,专利药、独家生产品种和紧缺低价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得到不断增强。五是社会办医环境进一步优化。大力消除政策障碍,鼓励医师多点执业,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完善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社会办医取得较大进展,民营医院数量占比超过51%,非公立医疗机构门诊量占比超过22%,社会卫生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900亿元,同比增长24%。同时选择江苏、安徽、福建、青海率先开展省级综合改革试点,在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方面加强探索,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对全局的示范带动作用已经凸显,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经过努力,十二五医改规划的指标任务基本完成,给十三亿人带来福祉,也给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突出体现为“两升两降”,“两升”是指人民健康水平总体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15年居民的人均期望寿命较2010年提高1.51岁;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也显著上升,2015年门诊和急诊人次达到77亿人次,80%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两降”是指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持续下降,2015年降到30%以下,达到近20年来最低水平,医疗费用的增幅明显下降,政府办医疗机构收入增速由2010年的18.97%逐步下降到2015年的10%左右。世界银行、世卫组织等联合调查组的报告认为“中国在实现全面健康覆盖方面迅速迈进,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更加均衡,可负担性得到改善,许多疾病不再是居民致贫的诱因,改革成就令世人瞩目”。实践证明,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医改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改革逐步由打好基础转向提升质量,由形成框架转向制度建设,由单项突破转向综合推进,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克难奋进、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在坐同志的智慧和汗水。借此机会,我在这里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奋战在医改一线的同志们和广大医务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也向关心医改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医改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仍然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一是从服务供给看,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医疗资源配置的差异还没有得到有效扭转,特别是在基层高素质卫生人才数量不足,医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问题更加凸显。二是从需求保障看,医疗保障水平总体不高与医保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并存。一方面医保的实际报销与疾病救助水平有限,群众看病负担依然很重。另一方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滞后、管理粗放,存在着过度检查、过度医疗一些问题,影响了群众对改革效果的感受。三是从制度建设看,改革的创新度不足与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并存。一些改革尚未触及深层次矛盾,政策框架不是很清晰,一些改革进展缓慢,缺乏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四是从外部环境看,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环境安全、生活方式及医药技术创新等,都对医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问题,要保持定力,保持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坚定深化医改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的把改革推向深入。

二、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深化医改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的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形成了一系列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医改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对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医改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更加注重围绕5个有利于来持续深化医改。第一,深化医改要有利于“健康中国”建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在小康社会建设决胜阶段要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把推“健康中国”建设作为独立的一章,这些都凸显了党和政府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坚定的决心,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贯穿到深化医改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要建牢和筑强服务健康中国的制度体系。第二,深化医改要形成有利于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深化医改要把新的发展理念作为重要指征,直面医药卫生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要进一步把准改革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努力在制度创新、协调平衡、绿色发展、内外联动、共建共享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第三,深化医改要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政之善莫过于公正,健康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深化医改的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的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国目前有七千多万低保人口、八千五百万残疾人、五千五百万农村贫困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中,42%是因病致贫返贫,有的地方甚至达到50%,如果我们不能保障他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们就守不住社会公正的底线。特别要织好农村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体看病就医的基本保障网,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个人,决不能因为看病的问题让他们在全面小康的征程中掉队。第四,深化医改要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健康服务业智力密集、劳动密集、绿色低耗、受经济周期影响比较小,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替转换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比如像“互联网+医疗”、医养结合产业都是新的业态,是助推经济转型新的引擎。我国有十几亿人口,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因此我们深化医改要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医疗服务的技术、产品、管理创新和群众的需求能够更好的对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第五,深化医改要有利于改革政策落地见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医改出台的政策数量之多、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抓落实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把抓医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整肃庸症懒症怠症的行为,主动作为、善谋勇为,确保各项政策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攻坚克难,加快推进各项重点改革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奋斗目标的冲刺阶段,今后五年深化医改要在保持连续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前瞻性和创新性。总的考虑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尚未解决好的问题、还不够成熟的制度入手,来推动制度突破和逐步的定型,力争到2017年,基本形成比较系统的医疗卫生制度政策框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更多实质性的突破,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成型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党的十九大前实现医改阶段性目标的攻坚之年,要利用今明两年这个关键时期,力争在基础性、关联性和标志性改革上取得突破,为实现十三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今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已经印发,明确了50项重点任务,请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各地有关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第一,以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分级诊疗,是对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模式和就医秩序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系统性制度设计,事关医改成败。去年国务院出台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近期还将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见》。今年要以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为重点,推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力争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推动这项改革关键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城乡居民的自愿。分级诊疗制度对现有的就医理念和就医秩序进行深刻调整,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城乡居民,都需要有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改革的起步阶段要稳妥推进,不要急于求成,盲目的追求签约率,要本着蹄疾稳妥、坚持自愿、稳步扩面的原则,签约服务先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为重点人群,逐步扩展到普通人群,不断地提高人们在基层就诊的比例。二是坚持基层首诊。这是分级诊疗的重要标志,没有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流于形式,而推动首诊签约一定要考虑到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能搞一刀切。在全科医生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以重点推动全科医生与居民签约服务,对于其他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基层医生的服务水平还是比较低,因此要上下联动,开展远程医疗,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把大医院好的技术能够很好的传到基层。通过机制的创新,把大医院的医生引到基层,组建家庭医生的签约团队,为城乡居民提供立体化、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基本医疗服务。像福建厦门等地方探索建立了“三师”,由三级甲等医院的专科医师、社区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师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这样一种方式,既能够赢得基层群众的信任,还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三是坚持政策引导。也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既要充分发挥好医保支付,价格调控的撬动作用,还要做细、做实签约基本医疗卫生的“服务包”,这个“服务包”的内容可以先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这样一些慢性病开始,使居民感受到基层首诊能够获得看病就医的优越感,让居民看到改革确实是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和保护他们的健康,从而确立科学就医的观念,来认可、参与、支持分级诊疗。另外,还要加强上下协同,从整个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角度来看待公立医院的改革,拿出有效的办法,引导推动大医院紧密的参与到分级诊疗当中去。四是坚持创新机制。要推动建立医保、个人以及财政多方共担的签约服务费用保障机制,所以他并不是免费,他是有医保,个人还要付费,另外财政多方共担的签约服务的费用保障机制。完善签约服务的激励机制,探索实行签约居民的数量与基层的医务人员收入挂钩的分配机制,来促进医务人员由过去的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充分调动基层医生服务,不光是基层医生,各级医生服务城乡居民的积极性,在基层服务城乡居民的积极性。

第二,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既与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密切相关,同时也涉及到人事、编制、薪酬等多个领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公立医院的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检验公立医院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所以建立这项制度要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实行政事分开就是要明确政府作为出资人的举办和监督的职责,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医院内部的人事编制、科室设定、岗位聘任、收入分配等这方面的管理,落实公立医院自主运营的管理权,激发医院改善管理服务的内部动力,真正当好运动员。推进管办分开,就是推动公立医院与主管部门要理顺关系,使主管部门从直接管理医院转为行业管理,真正当好裁判员,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管方向、管政策、管引导、管规划、管评价上来,特别是要制定和实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规划,加大对一些地方大医院的无序扩张、医疗行为及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等方面的监管。当前医疗费用支出的压力持续加大,也加重了人民群众的看病负担,因此今年要把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作为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6月底前各地都要拿出控费的量化指标,国家卫生计生委要定期排名公示,切实管控好医疗费用。总之,各地要按照中央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让监管主体、举办主体、运营主体各归其位、各尽其责。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之中,要注重以病人为中心、改进服务、优化诊疗流程、规范医疗行为、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特别要注重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承担着保障人民健康的重任,所以要发扬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同时要通过深化改革,使广大医务人员获得应有的地位、合理的待遇和社会的尊重,对任何伤医的犯罪分子要绳之以法,绝不姑息。总之要创造各种条件,使医务人员事业有前景,工作有奔头,能够以主人翁姿态拥护支持和参与改革。

第三,以“三医联动”协同为基本路径,加快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价虚高问题是群众反映强烈、多方利益博弈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制约医改向纵深突破的关键问题。推进这项改革,我们要注重“三医联动”、“腾笼换鸟”,“腾笼”就是要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为医疗服务价格和薪酬制度改革腾挪出足够的空间,要深化药品审评制度改革,推动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完善药品招标采购,加强药品的使用监控。另外要启动建立药品出厂价格可追溯的机制,下一步要在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实施“两票制”,鼓励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探索推进药品加价的环节能够透明化,通过上述系列措施,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换鸟”就是要腾出空间用于医疗服务,下一步要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理顺医疗服务的比价关系,真正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希望各地加大探索力度,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的薪酬待遇,用阳光收入引导合理的诊疗。需要指出的是,一腾一换是一个完整的改革过程,真正实现腾笼换鸟,必须加强三医联动,因此各地要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步骤来理顺医药价格,要三个齿轮紧密咬合,改革推进到那里,三医就协同推进到那里。

第四,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重点,加快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全民医保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作为医疗服务需方的总代表,在引导行为,完善价格,控制费用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保的杠杆作用发挥好了,利益的调控机制建立起来了,就有利于引导群众有序的就诊,就能够让医院有动力合理用药,控制成本,有动力合理的收治和转诊患者,也就可以撬动分级诊疗,药品领域等这些整个供给侧的改革,各地要结合实施临床路径,大力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这样一些复合型支付方式,形成需求侧对供给侧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抓好促进医保提质增效,乃至激活医改全局的牛鼻子。还要加快推进城乡医保制度的整合,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的六统一,这也是一项硬任务,年底前各统筹地区都要拿出试点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五,以推进社会办医为重点,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快形成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公办与民办机构共同发展,这也将产生鲶鱼效应,倒逼公办机构加快改革,来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要鼓励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相关部门要加强督促,各地要勇于自我革命,打破条条框框,切实落实社会办医的各项政策,完善政策,促进社会力量举办高端的非基本医疗服务,利用全社会的资源,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要加快推进医师的多点执业,这项改革是支持医生自主创业创新和强基层的重大举措。但从各地实施情况看,各地的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是叫好不叫座,没有真正的落地,今年要实施退休或在职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或是开设医疗诊室。各地要加大力度,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合理流动,搞活用人机制,增强服务活力。同时要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创新经办方式,委托商保机构经办各类医保服务,形成多元参与相互竞争的格局。还要同步健全健康保险的监管制度,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人才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第六,以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发展和慢性病综合防治为重点,加快补齐医疗卫生发展的短板。一个是事关家庭和民族的未来,一个是事关人民的健康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都直接关系深化医改的顺利推进,中央已对改革儿童医疗卫生发展作出部署。做好这项工作,人才是基础,机制是关键,体系是支撑。因此要多措并举,要培养一批,转岗一批,提升一批,增加儿科医务人员的数量,提高整体素质。还要及时调整儿科的医疗服务价格,合理地提高薪酬待遇,增强儿科岗位的吸引力,完善激励的政策。要加强体系建设,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增加资源供给,为广大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呈上升趋势。据初步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了九千万人,高血压患者大体是2亿7千万。所以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口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相关部门要抓紧完善制度措施,各地要主动开展工作,切实加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降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健康效应。

第七,以推进实施基本医保、异地结算和大病保险为重点,着力解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医疗卫生事业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要认真分析归纳群众需求,列出清单,拿出措施,多用、善用、会用,还要多予少取,放活普惠的方法来推进改革。要每年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要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各有关方面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基本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到2017年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的直接结算,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如期地来兑现政府的承诺。完善大病保险政策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一项民生工作,今年在财政支出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新增了40元城乡居民医保政府的投入,其中有10块钱是用于大病保险。所以要抓紧完善政策,对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五保户对象和低保对象等在内的城乡贫困人口要实行倾斜性的支付政策,提升大病保险扶贫济困的精准度,还要加大医疗救助的力度,加强各项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来织牢网底,兜住底线。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要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希望各地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紧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加强妇女的劳动权益保障,要落实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做好出生缺陷的综合防治,要让群众能够想生敢生,而且能够生的好。要改革完善计划生育的服务管理,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便利的服务。地方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帮扶力度,把他们生活的照料、养老保障、大病治疗和精神的慰藉这些托底线和救急难的一些公共服务能够做细做实,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每一个家庭得到关爱和温暖,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八,以加强改革试点示范为抓手,加快推进深化医改探索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很多的改革举措都是从地方先做起来,是积累经验以后再推开的,破解医改的这个世界性难题必须要有大无畏的先行者来率先探路。去年首批四个医改综合试点省就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今年将新增一批综合试点省份,进一步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今年公立医院改革的城市将从100个扩大到200个,分级诊疗等相关重点改革也明确了试点地区,所以希望各试点单位发扬担当精神,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瞄准改革最迫切、利益最复杂的关键环节,敢于动真碰硬,拿出真招实招,积极稳妥的迈出步子,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高度重视,不负重托,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调动和保护好市县的积极性,非试点地区也要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大胆探索,要争当改革的实干家,形成竞相改革的生动局面。各相关部门也都要大力的支持地方探索,把各项自主的权利叠加给地方,允许不同地方特别是试点的地方,因地制宜,差别化的探索,充分的相信基层、依靠基层、放权给基层,来做改革的促进派。努力做到下有所呼上有所应,同时还要加强试点的跟踪研究,总结提炼地方经验,注重抓点带面,示范引领,典型推动,成熟的经验要及时上升为国家政策。

四、加强领导,扎实深入,抓好改革任务的落地落实

千钧重任唯担当,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知责明责、守责尽责,努力完成好“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各项任务。这里,我再提几点要求。第一,着力加强改革研究谋划。改革能不能取得成效,首先要看改革方案的质量。国家现在正在研究编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同时还在制定两个五年规划,医改十三五规划和卫生与健康规划,一个改革规划、一个发展规划,谋篇布局未来5到15年的医改工作,各相关部门也在制定多个年度改革的文件,各地也在紧锣密鼓制定改革文件。方案制定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基层经验,反应合理诉求,使改革更加符合实际,每项改革任务都要科学论证,既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使政策经得起推敲,经得住时间的检验,还要发挥社会智库的作用,努力发挥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来谋划改革,提高改革的科学性、民主性。第二,着力加强改革的组织实施。医改是贯穿社会经济领域的综合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织实施机制,保证改革系统性的向前推进,这也是福建三明市改革的一项基本经验,各地要摆着推动“三医联动”的原则,探索建立强有力组织实施的机制,形成上行畅通、运转高效的医改决策执行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医改领导小组医改办的统筹协调作用,各地还要配齐配强医改办的力量,各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医改办的工作, 形成工作合力。第三,着力加强改革的考核督查。国务院医改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进一步加强医改的监测评估,定期通报各地改革的进展和评估结果,各地也要将医改纳入对政府考核的要求,要做实做细改革的台账,强化督查考核,对出台的改革文件要一件一件全程跟踪,加强检查,及时纠偏,提高改革的穿透力,对发现问题的要限期整改,屡推不动的要进行问责,还要健全改革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又容许犯错,宽容失败,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努力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浓郁的氛围。第四,着力加强改革的宣传引导。改革越深入,利益调整难度越大,越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各地方、相关部门要加强正面宣传,充分反映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医改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和新的活力,传递医改的正能量,要加强政策解读,讲清楚为什么要改,改什么,怎么改,及时的解疑释惑,让群众认识到医改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也要看到医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认识到医改是渐进、逐步向前推进,实现最终的效果需要一个过程,从而引导群众的合理预期。

总之,神圣而光荣的改革使命已经历史性的落在了同志们的身上,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也摆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同心同德,日益进取,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